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在綠色化發展方面,工信部等3部門已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在建材等4個行業分別制定了碳達峰方案,通過頂層設計明確了工業碳達峰的目標、任務、途徑和措施。當下,各部門各行業正通過推廣應用節能減碳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于做好傳統產業升級改造。作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礎,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有助于提升工業整體綠色低碳發展水平。繼續推廣先進技術在建材等行業的應用示范,滿足綠色化轉型需要。在重點用能行業使用節能技術以及推進典型工業流程能量系統優化,可有效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推動工業窯爐等設備系統的節能改造,加強高溫散料與液態熔渣余熱、含塵廢氣余熱、低品位余能等的回收利用,鼓勵企業、園區建設能源綜合管理系統,實現能效優化調控。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是實現我國“雙碳”目標的關鍵抓手。據預測,數字化降碳貢獻度將達到12%至22%。建立完善碳達峰碳中和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工業綠色微電網、數字化碳管理體系建設試點,進一步打造典型應用場景,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應用場景對于提升技術成熟應用程度至關重要,沒有足夠多的應用場景,新技術迭代就無法完成。要推動大數據、5G、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數字孿生、區塊鏈等技術在綠色制造領域的應用。實時監控、模擬仿真、智能控制、智能決策等數字化技術,可有效促進生產運營模式升級,實現提質增效、減污降碳。例如,大型鋼鐵企業建立高爐數字孿生體,通過模擬、分析、驗證等方式選擇最優生產參數,可顯著提升冶煉效率、鐵水質量穩定性,大幅降低碳排放。在數字化賦能經濟綠色轉型的同時,也要注重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基礎設施的新能源接入和節能技術改造,提升其綠色化水平。對于數據中心,應強化數據中心運維與環境調控,通過智能化手段實現機械制冷與自然制冷協同;探索依托河湖、海洋、地熱等優勢資源建設全時自然冷數據中心;積極利用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