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公開了《廣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碳達峰十五大行動”,對工業等行業領域碳達峰工作作出了總體部署和安排。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同時也是資源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扎實穩妥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對于全省高質量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一、穩妥有序推進工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是全省高質量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重要保障和基礎
工業是廣東的經濟支柱,2022年廣東工業增加值達到5.28萬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四成以上,約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十分之一。工業在支撐廣東經濟快速發展同時,消耗了大量能源,也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據測算廣東工業領域終端能源消費約占全社會的55%,碳排放約占六成。
一方面,廣東作為我國制造業發展的排頭兵,未來制造業比重還要保持基本穩定,必須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加快建設制造強省,實施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等五大提升行動,著力培育3-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和若干個5000億元級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百億美元級重大外資項目建設,加快強鏈補鏈延鏈,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向中高端邁進,進一步夯實現代產業體系基礎,在“十四五”“十五五”時期仍然需要必要的能源資源要素支撐保障,能耗和碳排放在一定時期內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長。
另一方面,從國際形勢看,推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和經濟體的“必選項”,也是新一輪技術產業革命的焦點之一,歐盟等更是通過出臺碳關稅、電池綠色法案等對外貿產品制定了嚴格的綠色貿易準入規則,我省作為外貿大省必須提前謀劃、主動應對,抓住國際綠色貿易規則重構帶來的戰略機遇,加快發展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綠色產品貿易,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具綠色底蘊的發展。廣東必須加快擺脫高耗能、高排放推動增長的傳統路徑依賴,積極穩妥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從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培育綠色低碳產業、推行綠色制造和清潔生產、持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加強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等方面著手,以重點排放行業領域和關鍵排放環節為抓手,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工業體系,加快形成綠色經濟新動能和可持續增長極,進而牽引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推進“雙碳”進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
二、持續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工業體系
2022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6.7萬家,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9.9%,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5.1%。為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和碳達峰目標,必須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低碳的“新”產業要大力培育發展,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舊”產業要下大力氣推動優化升級,要嚴把新上項目的能效和碳排放強度關,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